杂诗四章 其四

苦饮吐其郁,长歌振其豪。
百计觅欢乐,弥使心瘅劳。
回风洗晨滓,远见梁父高。
白云不可撷,危松沸如涛。
屈子不放废,千古文无骚。
其芒炯天斗,柄在今谁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解脱和豪情的心态,同时反思了历史和现实中的英雄与文学。

开头两句,“苦饮吐其郁,长歌振其豪”,说的是作者在痛苦中借酒消愁,用歌声来激发内心的豪情。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快乐,但这些努力反而让他更加疲惫,所谓“百计觅欢乐,弥使心瘅劳”。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困境中挣扎,寻找出路,但始终无法真正摆脱内心的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回风洗晨滓,远见梁父高”,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风吹散了晨雾,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这里的“梁父”可能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目标。作者似乎在说,尽管现实中有很多困扰,但依然有远大的理想在前方。

“白云不可撷,危松沸如涛”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白云象征美好但无法触及的事物,而危松则像波涛一样动荡不安,暗示了现实中的不确定性。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历史和文学的反思。“屈子不放废,千古文无骚”提到了屈原,作者认为如果屈原没有被放逐,千古以来就不会有《离骚》这样的伟大作品。这里作者在探讨苦难与创作的关系,暗示了困境往往能激发伟大的文学成就。

最后两句,“其芒炯天斗,柄在今谁操?”借用了天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疑问。他似乎在问,当今的时代,谁能掌握命运的方向?这里既有对现实的不确定感,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情感起伏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困境中的挣扎、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疑问。作者在痛苦中寻找豪情,在历史中寻找启示,最终引发了对当下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