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寄英公大师》描绘了一段跨越时光的友谊和岁月的变迁。
首句“往岁潇湘一相见”回忆了诗人与英公大师在潇湘之地的一次相遇,那是一次充满诗意的会面。次句“诗成野逸笔狂颠”描绘了当时两人在创作时的情景,诗兴大发,笔走龙蛇,充满了自由奔放的气息。这两句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创作激情。
第三句“近闻归住长安寺”则转到了现在,诗人听说英公大师回到了长安的寺庙居住。这里暗示了英公大师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也许是从外游历回到了宁静的寺庙生活。最后一句“松老书窗又岁年”则通过松树的老去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但即便是它也在岁月的洗礼下老去,暗示着诗人与英公大师都已步入晚年。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友情的珍贵。
李建中
(945—1013)宋京兆人,字得中。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曾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得太宗嘉赏。历知曹、解、颍、蔡四州。恬于荣利,好吟咏,每游山水,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善修养之术,奉命参预校定《道藏》。官终判太府寺。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好古勤学,多藏古器、名画。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