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次子清社兄留别原韵①
灵璈箫管御天空,金石琅琅拜下风。
十色五光华实茂,齐髡汉朔滑稽工。
斯文有价忘劳鹿,芸草生香杀蠹虫。
藉此观摩资获益,官情民隐两疏通。
自是君身力补天,扬风扢雅独超然。
简章已见开言路,梼杌从知化野烟。
笔并董狐钢不折,名驰司马辔相联。
此中奥妙胸成竹,懔懔春秋十载前。
十色五光华实茂,齐髡汉朔滑稽工。
斯文有价忘劳鹿,芸草生香杀蠹虫。
藉此观摩资获益,官情民隐两疏通。
自是君身力补天,扬风扢雅独超然。
简章已见开言路,梼杌从知化野烟。
笔并董狐钢不折,名驰司马辔相联。
此中奥妙胸成竹,懔懔春秋十载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子清"的朋友的赠别之作,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前四句是夸赞朋友的才华:说他的文章像仙乐一样美妙,让人佩服;文采华丽内容丰富,既有《诗经》《楚辞》的典雅,又有东方朔那样的幽默风趣。
中间四句讲朋友文章的价值:说他的作品能教化人心("杀蠹虫"指清除思想糟粕),既能帮助官员了解民情,又能让百姓理解政策。朋友为官十年,一直秉持正直敢言的原则("董狐"是古代著名史官,象征秉笔直书),名声远播。
最后两句总结:朋友胸有成竹,十年来始终保持着《春秋》史书般的严谨态度。这里的"补天"是比喻,指朋友像女娲补天一样努力匡正时弊。
全诗通过音乐、植物、历史人物等多个比喻,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正直敢言的文人形象。虽然用典较多,但核心是表达对朋友人品才华的敬佩,以及对他政治理想的认同。诗中"官情民隐两疏通"这句尤其值得注意,体现了古代优秀知识分子追求"上通下达"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