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古墓行
九龙山下白日荒,九龙山上愁云黄。
中有古坟几千百,泉为鸣咽鸢为翔。
龙钟翁仲烟中卧,危崖瘦石苍苔裹。
一片萧疏插素秋,白日黄狐看山坐。
我来纵步深林行,苍山合沓间泉声。
古木千寻不枝叶,土垒三尺堆荒荆。
残碑藓蚀无名字,无蹄石马流清泪。
墓门老鬼夜半哭,断桥磷火黄昏炽。
斜倾老屋唤谁扶,病柏伛偻枝干疏。
春深草色醉黄鸟,月白松涛咽鹧鸪。
尘世沧桑不可料,百年驹隙双丸跳。
不如无植亦无封,骚人无处兴凭吊。
呜呼赤松子,黄石公,张良辟谷行相从,遥望三山东海东。
中有古坟几千百,泉为鸣咽鸢为翔。
龙钟翁仲烟中卧,危崖瘦石苍苔裹。
一片萧疏插素秋,白日黄狐看山坐。
我来纵步深林行,苍山合沓间泉声。
古木千寻不枝叶,土垒三尺堆荒荆。
残碑藓蚀无名字,无蹄石马流清泪。
墓门老鬼夜半哭,断桥磷火黄昏炽。
斜倾老屋唤谁扶,病柏伛偻枝干疏。
春深草色醉黄鸟,月白松涛咽鹧鸪。
尘世沧桑不可料,百年驹隙双丸跳。
不如无植亦无封,骚人无处兴凭吊。
呜呼赤松子,黄石公,张良辟谷行相从,遥望三山东海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萧瑟的古墓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传递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开篇用"九龙山"的荒芜景象定下基调:白天荒凉,云层泛黄,暗示这里充满哀愁。古墓群中泉水呜咽,老鹰盘旋,石像倒在烟雾里,长满青苔的悬崖瘦石,共同构成一幅衰败的画面。
中间部分诗人走进深林,听到泉水声,看到光秃秃的古木和杂草丛生的土堆。残破的墓碑连名字都看不清了,石马似乎在流泪。这里用"老鬼夜哭"、"磷火闪烁"等超自然意象,强化了阴森氛围。
随后描写倾斜的老屋、病弱的柏树,与春日里鸟鸣草长的生机形成对比。月光下松涛声中的鹧鸪啼叫,更添凄凉。
最后诗人感慨世事变迁太快,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与其留下坟墓供人凭吊,不如像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黄石公那样超脱尘世。结尾提到张良追随仙人修行的典故,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阴森荒凉的意境,抒发了对生命短暂、繁华易逝的感叹,以及追求超脱的愿望。诗中"老鬼"、"磷火"等形象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强化了死亡与衰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