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过农部伯父园亭感赋 其二

赐第南山近,为园下杜偏。
小儿二千石,中妇十三弦。
缓夜弹银甲,宜春贴锦钿。
几回行乐处,战伐自年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人家的冬日园亭生活,同时暗含对动荡时局的感慨。

前四句写贵族家庭的优渥生活:住在皇帝赏赐的南山宅邸,拥有偏远的杜陵园林。家里小孩享受着丰厚俸禄(二千石是汉代高官俸禄),妻子弹奏着十三弦的乐器。通过"银甲"(弹琴用的指甲套)和"锦钿"(华丽的头饰)这些精致物件,展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后四句形成强烈对比:虽然主人在园亭里夜夜笙歌,但外面却是连年战乱。"几回行乐处"与"战伐自年年"的并置,像突然拉远的电影镜头,让奢靡享乐与残酷现实形成尖锐对立。

全诗妙在不动声色地完成转折——前面越是用华美词藻描写安逸生活,后面"战伐"二字带来的冲击就越强烈。诗人没有直接批评,但通过这种强烈反差,自然引发读者思考:在动荡年代,这样的享乐是否恰当?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隐晦关切。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