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喜雨
天心本至仁,生意岂有息。
粤从书夏五,甘霔绝点滴。
凉风自西来,时送中夜湿。
田腹泯龟文,屋角挂龙骨。
我稷与我黍,实颖而实栗。
屡丰固难望,一饱或可必。
岂惟曾孙庾,如坻亦如栉。
滞穗不敛穧,可续穷民食。
但虞耗鼠雀,尤恐资螟螣。
愿减汉民租,少裕东南力。
粤从书夏五,甘霔绝点滴。
凉风自西来,时送中夜湿。
田腹泯龟文,屋角挂龙骨。
我稷与我黍,实颖而实栗。
屡丰固难望,一饱或可必。
岂惟曾孙庾,如坻亦如栉。
滞穗不敛穧,可续穷民食。
但虞耗鼠雀,尤恐资螟螣。
愿减汉民租,少裕东南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以及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全诗用质朴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的紧密联系。
开篇说"天心本至仁",指出大自然本质是仁慈的,不会让生机断绝。接着描写干旱的严重:从农历五月开始就滴雨未下,直到凉风带来夜雨。这场雨让干裂的田地得到滋润,屋檐挂满雨帘。
中间部分写雨后庄稼的长势:黍稷抽穗饱满。虽然不敢奢望大丰收,但至少能吃上饱饭。粮仓将堆满粮食,田里遗漏的谷穗还能接济穷人。这里透露出农民知足常乐的心态。
最后流露出隐忧:担心老鼠麻雀偷吃,害怕害虫滋生。结尾升华主题,希望朝廷能减免租税,让东南地区的百姓喘口气。全诗在喜悦中暗含对民生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接地气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