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中贡选送之

物有幽奇者,飞腾各擅方。
巨鱼须北化,细芷不南香。
在狱持何赠,穿泥以剑将。
回思成一笑,君自有鱼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讲述了一个关于"独特才能"和"际遇选择"的故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前四句像在说:世界上的好东西都有自己独特的路子——大鱼注定要游向北方才能化龙(比喻大才需要更大舞台),香草在南方反而不会散发香气(比喻某些才能需要特定环境才能展现)。这里用"大鱼"和"香草"两种对比鲜明的意象,暗示不同人才需要不同的发展路径。

后四句突然转到牢狱场景:有人身陷囹圄时(可能指政治困境),朋友不送寻常礼物,而是送来一把能穿透泥土的宝剑("剑"象征突破困境的力量)。最后两句的"鱼肠"既指古代名剑,又暗含"大鱼"的意象——当你回想起这段经历会心一笑,原来朋友早看出你这条"大鱼"体内藏着利剑般的锋芒。

全诗妙在把"怀才不遇"和"患难真情"两个主题,用"鱼化龙""剑穿泥"这些充满力量感的画面串联起来。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笑"——历经磨难后恍然大悟:真正的知己不仅能雪中送炭,更早看穿你骨子里的不凡。这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比直白的赞美更有分量。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