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公闭关庵中赋赠

桑橛挂柴门,门前草盈丈。
龛室面梁溪,意在嵩山上。
此时木落何纷纷,主人竟日何所闻。
阶前寸土亦是地,慎勿踏破阶头云。
君拚一坐十小劫,我此秋林踏黄叶。
俯惊水走桥欲流,仰视云峰乱眉睫。
蒲团烂后成尘埃,苍苔忍没蒿与莱。
树杪晴岚碧如洗,请君试涉溪南来。
君不知青山久寒生绿苔,山风欲遣柴门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山间小屋中的生活场景,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开篇用"桑木门闩挂在柴门上,门前野草长得比人还高"这样朴实的画面,立刻把读者带进一个远离尘嚣的山居环境。主人公的小屋正对着梁溪,心思却向往着更远的嵩山,暗示他虽身在此处,精神却追求更高远的境界。

"落叶纷飞时节,主人整日静坐"的描写,展现主人公超然物外的状态。最妙的是"台阶前的土地也是大地,小心别踩碎台阶上的云影"这句,用夸张的想象把平凡的台阶写得充满仙气,云影仿佛有了实体,需要小心呵护。

后段通过对比手法:主人公"一坐就是漫长岁月",而"我却在秋林中踏着黄叶",形成静与动的对照。接着用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写景:低头看溪水奔流仿佛要把小桥冲走,抬头看云雾缭绕的山峰近得好像要碰到睫毛,这种夸张的描写让山水有了生命力。

最后用"蒲团坐烂化成尘,青苔渐渐淹没杂草"表现时光流逝,但"树梢晴空碧蓝如洗"又带来清新感,邀请朋友来溪南相会。结尾"青山久寒生绿苔,山风想要吹开柴门"的拟人化描写,把自然景物写得充满灵性,仿佛山风也有了情感,想要拜访这位隐士。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把隐居生活写得既真实又空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诗中"别踩碎台阶上的云"这样的神来之笔,让寻常景物焕发出不寻常的诗意光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