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春天斋戒时的日常生活和心境,语言朴素却充满生活情趣和哲理。
前四句写居住环境:屋前老梅树比我还年长,窗后古松枝干正好用来支床。傍晚在台阶煮安徽六安茶,清晨特意剪下东园新鲜白菜做早饭。这些细节展现了老者清贫但雅致的生活——用天然材料布置家居,粗茶淡饭中透着讲究。
中间两句写自然感受:清晨西山吹来清爽山风,夜深人静时能听见华山传来的钟声。这里用"爽气""清钟"营造出空灵意境,说明虽然生活简朴,但能与自然共鸣。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老者坦言自己始终参不透深奥道理,只是谨记"戒慎温恭"的做人准则。这种坦诚反而显得智慧——承认认知的局限,但坚持用谦逊谨慎的态度对待生活。就像现代人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踏实的生活哲学比故弄玄虚更可贵。
全诗妙在把哲理藏在日常琐事里:老梅古松是岁月见证,粗茶淡饭中有真味,山水钟声是心灵滋养。最后归到"做人要踏实谦和"这个朴素真理,就像一位智慧老人坐在松树下,和你聊着家常话,却道出了人生真谛。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