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叫于公的官员,他主动辞去高位的行为展现了真正的男子气概。首句"勇退方名大丈夫"直接点明主题:敢于在事业巅峰时急流勇退,才是真豪杰。这里用"勇"字特别精妙,因为常人以为进取需要勇气,而诗人却说隐退更需要勇气。
第二句"中兴人物更谁如"把于公比作国家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说当时没人能比得上他。这里"中兴"二字暗示于公可能是在国家由衰转盛时期立下大功的能臣。
后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于公的品格。"传家不独青毡在"说于公留给子孙的不只是普通官员家的青毡(代指官位俸禄),更重要的是"南阳旧隐庐"——这里用诸葛亮隐居南阳的典故,把于公比作诸葛亮这样的贤士,说明他留给后代的是清廉自守的家风和高洁品格。
全诗短短四句,通过"勇退""中兴""青毡""隐庐"几个意象,塑造了一个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的清官形象。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于公的政绩,而是通过他主动辞官和留给子孙的精神财富,让读者感受到这个人物的高尚品格。这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比直接赞美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