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观舞天魔》通过描绘一场华丽的舞蹈表演,折射出历史的兴衰和人生的无常。
诗的开头提到“忆昔开元天上乐,遗音传向世间来”,这是在回忆唐朝开元盛世时的繁华景象,当时宫廷中的音乐和舞蹈仿佛是天上仙乐,流传到人间。这里用“天上乐”比喻盛世的美好,给人一种遥远而神圣的感觉。
接下来,“鹍弦夜拨风生殿,羯鼓春敲花满台”描绘了舞蹈表演的生动场景。鹍弦和羯鼓都是古代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夜晚的宫殿里,琴声如风般吹拂,春天的舞台上,鼓声敲响,仿佛花朵盛开。这两句诗通过音乐和舞蹈,展现了盛世的繁华与热闹。
然后,“荔子浆寒醒未解,海棠日煖梦初回”转向了对个人情感的描写。荔子浆是一种冷饮,海棠花则象征着温暖的春日。这里用冷与暖的对比,暗示了人们在盛世中的享受与沉醉,仿佛从梦中醒来,却发现现实依然美好。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谁知百战功成后,一曲霓裳种祸胎”突然转折,揭示了繁华背后的危机。霓裳羽衣曲是唐朝著名的宫廷舞蹈,象征着盛世的美景。但在这里,诗人却指出,正是这美妙的舞蹈,成为了后来祸患的根源。百战功成后,人们沉浸在歌舞升平中,却忽视了潜在的危机,最终导致了盛世的衰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场华丽的舞蹈表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表面的繁华背后可能隐藏着危机,人们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应时刻保持清醒。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