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仲山守唐安二首 其一

六十专城发未斑,更于何地觅三山。
不妨谈笑催科里,正赖清凉热恼间。
到日红梅留腊在,公馀翠杓酌春悭。
胡床有月堪乘兴,客到南楼不下关(自注:客谓所荐士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张仲山去唐安任职时所作,语言幽默洒脱,充满生活气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一、人物形象
诗中张仲山是个60岁仍头发乌黑("发未斑")的官员,说明他精神矍铄。作者调侃说这个年纪还要去外地任职("更于何地觅三山"),不如在衙门里谈笑办公("不妨谈笑催科里"),既凉快又能避开烦恼。

二、生活情趣
诗中描绘了充满烟火气的场景:红梅树上还留着去年的腊梅(说明冬春交替),闲暇时用翠绿的酒勺舀酒("翠杓酌春")。最有趣的是说月光照在胡床上正好乘兴饮酒,客人来了连南楼的门闩都不放下(说明关系亲密)。

三、深层含义
最后一句的"客"特指张仲山推荐的士人,暗示他虽然赴任,但推荐的人才依然会来拜访作者。全诗在调侃中透着对友人能力的认可,用轻松的语气化解离别愁绪,展现宋代文人特有的幽默与豁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把官场生活写得像邻里闲谈,用红梅、翠勺、月光这些日常景物,勾勒出温馨自在的生活画面,让严肃的送别变得轻松有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