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五咏 其一 娄侯庙

娄氓尚淫祀,祠庙遍村墟。
疾病罔医药,奔走讯群巫。
椎牛酾酒醴,婆娑乐神虞。
神不歆非类,传记言岂诬。
圣人制祭法,有功则祀诸。
昆山汉娄县,旧邑禾与与。
娄县名尚存,今在城东隅。
张昭洎陆逊,封娄肇自吴。
桓桓孙将军,仗钺东南驱。
升堂拜昭母,情好昆弟如。
策薨受顾命,拥立运谋谟。
谏猎止酣饮,礼下魏使车。
忠言不见听,托疾居里闾。
举邦惮威严,卒年八旬馀。
伯言虽后出,智略雄万夫。
权配以侄女,数数询良图。
一从吕蒙举,乃修荆州书。
潜军克公安,径进守宜都。
走蜀夷陵城,蹙休夹石区。
相吴柄国命,上疏陈立储。
赫矣两侯功,弥久而弗渝。
太守念娄氓,报本昧厥初。
淫祠既撤毁,左道咸剪除。
改祠祀娄侯,像设崇屋庐。
复睹汉威仪,清风肃贪污。
遂令此邦人,车盖相填于。
雨旸及疾疫,走祷来于于。
穹碑纪颠末,大刻龙腾拿。
于以告来者,并解娄氓愚。
丽牲歌送迎,万世奠厥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破除迷信,纪念功臣"的故事,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民间迷信乱象(前8句)
开头描写当时昆山百姓的迷信风气:村村都有祠堂庙宇,生病不看医生却找巫师,杀牛酿酒来讨好神灵。诗人用"神不吃外人供品"的典故,暗示这些祭祀都是徒劳。

2. 正确的纪念方式(接下来12句)
提出圣人制定的祭祀原则——只祭有功之人。然后介绍昆山的历史渊源,重点带出两位三国英雄:张昭(东吴重臣)和陆逊(著名将领)。通过"拜母如亲""劝谏君主"等细节,展现他们既是能臣又是孝子的形象。

3. 官府改革举措(中间12句)
当地太守整治歪风:拆除淫祠后,改建祠堂纪念张昭、陆逊这两位"娄侯"。用"恢复汉代威仪""清风肃贪"等描写,展现改革后官民和谐、车马络绎的新气象。

4. 立碑警示后人(最后8句)
通过竖立宏伟石碑记录此事,既让后人了解历史,也教育百姓不再愚昧。最后以"世代祭祀功臣"作结,呼应开头的祭祀话题。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
- 像讲故事一样,把"移风易俗"的政绩写得生动具体
- 用对比手法:迷信祭祀的荒唐 vs 纪念功臣的庄重
- 历史人物描写鲜活,如陆逊"智谋超群"、张昭"八十多岁仍受敬畏"
- 结尾的龙纹石碑意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质上,这是首"点赞好官"的诗,但通过历史典故和生活场景的穿插,避免了说教感,反而像看了一部古代反腐倡廉的纪录片。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