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自叔祖北园归

夕霭生凉竹径迂,快风吹马出通衢。
疏星落落连城阙,击鼓阗阗杂笑呼。
竟日浪追河朔饮,几时真在辋川图。
归来小憩松棚下,绕烛飞虫索扇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晚上从叔祖的北园回家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细节。

第一句,“夕霭生凉竹径迂”,说的是傍晚的雾气让空气变得凉爽,竹林间的小路弯弯曲曲。这里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仿佛走进了大自然。

第二句,“快风吹马出通衢”,写的是骑马快速穿过大路,风吹得很急。这一句与前一句形成对比,从宁静的竹林到快速的行进,体现了从悠闲到匆忙的转变。

第三句,“疏星落落连城阙”,描绘的是稀疏的星星点缀在夜空,与城市的城墙相连。这句给人一种辽阔、寂寥的感觉,仿佛人在天地之间显得渺小。

第四句,“击鼓阗阗杂笑呼”,写的是击鼓声和人们的笑声、呼喊声混杂在一起。这里有了热闹的气氛,与之前的宁静、寂寥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

第五句,“竟日浪追河朔饮”,说的是整天都在追逐河朔的饮酒作乐。这句表现了人一时的放纵与享受,似乎有些沉溺于玩乐。

第六句,“几时真在辋川图”,辋川图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隐居之地,这里暗示了人内心的向往——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过上像王维那样的隐居生活呢?这句表达了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归来小憩松棚下,绕烛飞虫索扇驱”,写的是回家后在松棚下小憩,烛光周围飞虫盘旋,需要用扇子驱赶。这里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一种平淡、闲适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徘徊,既有对热闹生活的享受,也有对宁静隐居的向往。最终,回归到日常的平淡生活,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平衡。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