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二首

水满清淮自在流,落花吹尽浪悠悠。
总将春雨为春泪,未比思君一半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潮水与落花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传递深沉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写景:涨满的淮河自由流淌,风吹落花随波荡漾。这里用"自在流"和"浪悠悠"营造出舒缓自然的氛围,但"落花吹尽"又暗含春光易逝的惆怅。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即便把整个春天的雨水都当作眼泪,也比不上思念你时的一半忧愁。这里用夸张的比喻,将无形的思念化为有形的春雨,突出表现了思念之情的浓烈程度。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潮水、落花等具体意象,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
2. 通过对比(春雨与泪、自然景象与内心愁绪),层层递进地强化情感
3. 语言看似平淡,却通过"一半愁"这样精准的量化表达,让思念有了重量感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想你",而是借春天的景物婉转表达,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能体会那份深藏心底的愁绪。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