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石竹(袁宏道评曰:公之为诗画言尽于此)

道人写竹并枯丛,却与禅家气味同。
大抵绝无花叶相,一团苍老墓烟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画的竹子和枯木,风格独特,充满禅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画作特点
诗中说"绝无花叶相",意思是画里既没有鲜艳的花朵,也没有繁茂的叶子,只有光秃秃的竹子和枯木。这种"不完美"反而成就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像禅宗主张的"不立文字"一样,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最深的意境。

2. 禅意相通
"与禅家气味同"点明这不是普通画作,而是充满禅意的艺术品。禅宗讲究直指本心,这幅画用最朴素的枯竹表现生命本质,就像禅宗公案用简单问题引发深刻思考。

3. 苍劲之美
"一团苍老墓烟中"描绘出朦胧苍劲的画面效果。枯竹虽老,却在烟雾中展现出顽强生命力,这种"枯而不朽"的意境,正是禅宗追求的超脱境界。

全诗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外表华丽,而在于能否用简单形式传递深刻内涵。就像这幅画,看似单调的枯竹,却能让懂的人感受到超越视觉的禅意,体会到"少即是多"的艺术真谛。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