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諠。
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
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
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
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
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
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
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
醉罢同所乐,此情难具论。
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
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
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
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
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
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
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
醉罢同所乐,此情难具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士生活,充满了闲适自得的田园情趣。
诗的前四句是总写:诗人说自己天性洒脱,受不了世间的喧闹,于是辞别官场回到故乡。这里用"拙薄"形容自己不适合做官,"栖闲"则点明了归隐的主题。
中间部分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田园生活:
- 兄弟们来访时,邻居们都驾着华丽马车来看热闹,衣剑在松林间闪闪发亮,宾客们让简陋的石门都显得光彩。
- 山里的孩子献上新鲜野果,村中老人打开珍藏的美酒。
- 大家聊天的内容也很朴实,上句说打柴捕鱼,下句谈种地浇园。
接着用荷花变兰苕(兰花)的自然变化,暗示时光流逝。但诗人毫不在意,笑着唱着就忘记了时间,直到夕阳西下。
最后两句是总结:酒醉后与大家同乐的心情,实在难以用语言说尽。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乡邻其乐融融的生活,正是诗人最珍视的。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田园之美("华轩"与"松宇"的对照)
2. 选取典型细节展现生活情趣(野果、芳樽、樵渔话题)
3. 通过时间流逝却不自知的描写,表现忘我的快乐
4. 语言朴实如白话,却营造出令人向往的意境
这种诗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不一定来自功名利禄,简单自然的乡野生活同样充满诗意。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