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三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江南农村的生动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不同农田的景色:高处的麦田已经连成一片青绿色,与远山相接;低处的水田还没开始耕种,呈现一片嫩绿。这种高低错落的色彩对比,就像给大地铺上了深浅不同的绿色地毯。

后两句转向热闹的节日场景:整个村庄开满桃花杏花,像锦绣般绚烂。人们敲着鼓、唱着歌欢度清明,仿佛能听到咚咚的鼓点和欢快的歌声穿透花海。诗人用"踏歌椎鼓"四个字,就让我们看到村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全诗妙在把静景和动景自然融合——青绿的麦田、未耕的水田、绚烂的花树是静景,而踏歌打鼓的人群是动景。通过"春似锦"的比喻,把无形的春光写得具体可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色彩明丽、欢声笑语的清明时节。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