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西园偶成

铃阁何沈沈,初阳启烦嚣。
讯谍纵横至,群咻递相要。
虽靡片言才,往往不崇朝。
躧履向閒除,移床就繁条。
景风徐将拂,池荷乍与交。
绿竹吐新劲,黄鸟展馀骄。
诗书安其所,尊酒自为招。
送日未毕欢,来暝复携劳。
仕隐俄更荡,动静竟难调。
持镜问朱颜,那能忘不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初夏时节,从繁忙公务中抽身,享受西园闲适生活的场景,同时流露出对仕途与隐逸矛盾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六句写公务繁忙:衙门里公文堆积如山("讯谍纵横至"),同僚们七嘴八舌讨论公务("群咻递相要"),虽然自己不善言辞,却不得不整天应付这些事务。

2. 中间十句是诗眼所在:诗人放下公务走进西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初夏意象展现闲适之乐——他拖着便鞋漫步("躧履向閒除"),把床挪到树荫下("移床就繁条")。微风吹拂池塘新荷,嫩竹透着生机,黄莺炫耀歌喉。这里有随手可取的书籍,有自斟自饮的美酒,从早到晚都沉浸在愉悦中。

3. 最后四句点出矛盾:诗人突然意识到,这种"上班忙公务,下班享清闲"的状态,其实是在仕途与隐居之间摇摆不定("仕隐俄更荡")。结尾用"对镜自照"的细节,含蓄表达了对年华老去却未能真正实现人生理想的忧虑。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拖便鞋""挪床"等生活化细节,展现从公务状态到休闲状态的转换
- "新荷""嫩竹""黄莺"等意象组合,构成鲜活的初夏画卷
- 最后突然的感慨,揭示了古代文人普遍面临的"上班族困境",这种职场与心灵的矛盾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