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坚守本心的故事,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前半部分(前六句)是回忆人生经历:
诗人年轻时跟着德高望重的长辈学习,虽然日子过得清苦("日食一箪"指每天只吃一竹篮饭),但内心充实快乐。他像松柏一样坚持操守五十年("后凋操"典出《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始终保持高尚品格。
中间四句写现实冲击:
社会风气越来越差("风俗日移"),人们的价值观变得让人难以接受。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旗纛"指权贵的仪仗)还得意洋洋地炫耀,在诗人看来既可笑又可悲("堪一咍"就是值得一笑)。
最后两句表明态度:
诗人选择做江湖上的"散人"(逍遥自在的隐士),这个称号就像家族遗产一样代代相传。这是他对抗世俗的方式——不随波逐流,保持精神自由。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家常话讲深刻道理:吃粗茶淡饭也能快乐,坚守原则比追逐名利更重要。诗人用"旗纛"和"散人"的对比,生动展现了物质成功与精神富足的选择。最后自称"世袭散人",带着幽默感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自豪,这种豁达态度特别打动人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