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老向书丛作蠹鱼。
病馀还补蠹馀书。
剧怜风雅凋残甚,怪底经生故训疏。
风雨外,闭门居。
一编能遣几居诸。
寻常豹鼠何难识,未必终童我不如。

现代解析

这首《鹧鸪天》用生活化的比喻和自嘲的口吻,展现了一个爱书人老病缠身仍坚持读书的执着,同时暗含对文化衰落的忧思。

上阕开头用"蠹鱼"(书虫)自比,幽默地说自己老了还在书堆里啃书,生病刚好又忙着修补被虫蛀的书。后两句感叹传统文化凋零,批评当时读书人连经典的基本含义都搞不清楚,语气中带着无奈。

下阕写自己的生活状态:风雨天闭门读书,但感慨人生短暂("居诸"指日月流逝),能读完的书有限。最后用"豹鼠"典故(比喻看似简单实则有深意的事物)和"终童"(汉代神童终军)对比,自信地表示:常人觉得难懂的东西未必真难,自己虽老也不比神童差。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书虫自嘲,把枯燥的读书写得生动
2. 病中修书、风雨闭门的细节展现真实读书场景
3. 最后突然的自信反转,让整首诗的基调从自怜变为自励
4. 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藏在个人生活描写中,举重若轻

诗人通过日常读书场景,传递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态度,以及文化人面对时代变迁的复杂心境。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