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雾

不知香务湿人须,日照须端细有珠。政是春山眉样翠,被渠淡粉作糊涂。

现代解析

《晓雾》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的朦胧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雾气与阳光交织的奇妙景象。

首句“不知香务湿人须”,意思是说,清晨的雾气带着淡淡的香气,不知不觉间打湿了人们的胡须。这里用“香务”来形容雾气,既传达了雾气的湿润,又给人一种清新芬芳的感觉。

第二句“日照须端细有珠”,进一步描绘了阳光照射在湿漉漉的胡须上,胡须的末端形成了细小的水珠,仿佛珍珠般晶莹剔透。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阳光与雾气交织的美妙瞬间。

第三句“政是春山眉样翠”,则把目光转向了远处的春山。春天的山峦如同美人的眉毛一样翠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用“眉样翠”来形容山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最后一句“被渠淡粉作糊涂”,意思是说,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粉,轻轻地笼罩在春山上,使得山色显得有些朦胧,仿佛被这层“淡粉”弄得有些糊涂了。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雾气以灵性,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清晨山间的雾气与阳光交织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诗中既有对细节的捕捉,又有对整体意境的营造,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