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心境。
首联"山居双屐不曾休,更为看山旋筑楼"写作者穿着木屐在山间漫步,因为太爱这里的山景,干脆又建了一座楼阁。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随性而为的性格。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了楼中的生活。"倚槛时飞丹嶂雨"写靠在栏杆上就能看到山间飘飞的雨雾;"隔城常对白云秋"说虽然与城市相隔,但能常年欣赏秋日白云。这两句用"丹嶂雨"和"白云秋"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山居图。
"逃名自可成巢隐"表明作者选择隐居是为了远离世俗名利;"纵目还堪作卧游"说躺着就能欣赏风景,如同在游览。这两句道出了隐居生活的真谛——不为名利所累,随心所欲地享受自然。
尾联"数卷残书一杯酒,此中合作小菟裘"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几本旧书、一杯清酒,这样简单的生活就是作者理想中的安乐窝。"菟裘"原指兔子毛做的衣服,这里比喻简朴舒适的居所。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怡然自得的人生态度。诗人用建楼、观雨、赏云、读书、饮酒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世界,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