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行

赪肩负薪行,所直不满百。
大舸载之来,江头自山积。
不如花作稛,先后价增损。
身逸得钱多,人宁知务本。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揭示了两种谋生方式的差异,充满生活智慧。

开头四句描绘了卖柴人的艰辛:樵夫红着肩膀挑柴去卖,一担柴还卖不到一百文钱。而富商用大船运柴来,江边木柴堆得像山一样高。这里通过"赪肩"(红肿的肩膀)和"大舸"(大船)的对比,暗示小本经营者的不易。

后四句笔锋一转,说卖花比卖柴划算得多。花可以捆扎成束("作稛"),价格还能随行情调整。卖花不仅轻松("身逸"),赚得也多,但人们总觉得务农种地("务本")才是正业。诗人用"人宁知务本"这个反问,巧妙质疑了传统观念。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具体的生活场景(挑柴vs卖花)讲经济道理
2. "红肿肩膀"和"大船"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3. 最后一句的反问发人深省,暗示劳动价值不应被形式束缚
4. 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却道出深刻的市场规律

本质上是在说:劳动不分贵贱,能创造价值、改善生活的就是好营生。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启发性。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