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怀桐乡旧游

二年桐乡邑,乘春览荣芳。
日日绕花树,与客倾壶觞。
况有青涧泉,潺潺穿北墙。
容为方广池,白虹卧危梁。
谁磨青铜镜,朗照红粉妆。
唯恐浮云来,遮我逍遥场。
舞娥回皓雪,笛叟鸣凤凰。
醉则卧花下,所惜徂春阳。
作诗数十篇,素壁挥琳琅。
诏书徙幕府,笼鸟无高翔。
却治历川狱,幽忧坐空堂。
有女杀其母,逆气凌穹苍。
郡县失实辞,吏侮争持赃。
辟刑固无赦,何以来嘉祥。
高垣密阍禁,但觉白日长。
茫然思旧游,今成参与商。
世网未能脱,乐事安可常。
咄嗟勿重陈,昏昏灯烛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素壁挥琳琅")回忆在桐乡的快乐生活。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春天赏花、与朋友饮酒的逍遥日子:清澈的泉水穿过北墙,池塘倒映着彩虹般的石桥,水面像磨亮的铜镜照着盛开的鲜花。他们听歌赏舞、吹笛醉酒,在花下酣眠,还把诗作题写在白墙上。这段描写充满声色光影,展现了一个文人理想中的诗意生活。

第二部分("诏书徙幕府"到"何以来嘉祥")突然转折,写现实处境。诗人被调任处理刑事案件,面对女儿杀母的人伦惨剧,发现官场腐败(郡县谎报案情、官吏贪赃枉法),虽然依法严惩却无法带来社会安定。这段用"笼鸟""幽忧"等意象,与前面的逍遥形成强烈对比。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抒发感慨。诗人被困在衙门高墙内度日如年,想起旧游就像永远不能相见的参星和商星。最后以灯火昏暗作结,暗示对现实的迷茫和无力改变现状的压抑。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极富感染力的对比手法,将美好记忆与残酷现实并置
2. 对逍遥生活的描写充满画面感,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快乐
3. 反映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理想生活与官场现实的矛盾
4.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如"青铜镜"喻水面、"参与商"喻永隔,都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