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乘船经过桐庐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画面传递出旅途中的孤寂与宁静。
首联"纳纳驱行旆,遥遥泛客槎"用船帆和客船点明行程。诗人乘着船帆前行,小船在遥远的水路上漂浮,营造出长途跋涉的氛围。
中间两联是精彩的景物描写:"万山藏鸟道"写群山连绵,只有飞鸟才能通过的小路若隐若现;"一水护渔家"则展现江水环绕着渔村的静谧画面。"束峡天形小"形容峡谷狭窄,天空都显得狭小;"奔崖地脉斜"描绘陡峭山崖倾斜的壮观景象。这些对仗工整的句子,用"藏""护""束""奔"等动词让静止的山水活了起来。
尾联"严陵矶畔月,蚤已著芦花"将视线转向江边:严陵矶旁的月光,早早地洒在芦花上。这里的"蚤已"暗示时间流逝,月光与芦花的组合更添几分清冷孤寂之感。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卷,通过移动的视角展现桐庐山水的壮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客槎""渔家""芦花"等意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作为旅人的漂泊之感。特别是结尾月光下的芦花,既点明时间已至黄昏,又给整首诗蒙上一层淡淡的愁绪,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