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志宏西上
九州眼一概,余子真琐琐。
岳立赔嵝中,喜此高岌嵝。
如公吾辈人,取友一到我。
挥毫赋垂天,风雨卷蓬颗。
相期八表游,未觉夙心左。
解龟醉江阁,酒面山月随。
起瞻帝乡云,感叹不成坐。
何须飞霞佩,自办凌风舸。
瀛洲渺溟渤,万里一掀簸。
缄诗寄天涯,秉烛对新火。
那知市门仙,斗禄事么麽。
空余肠九回,上疏何日果。
岳立赔嵝中,喜此高岌嵝。
如公吾辈人,取友一到我。
挥毫赋垂天,风雨卷蓬颗。
相期八表游,未觉夙心左。
解龟醉江阁,酒面山月随。
起瞻帝乡云,感叹不成坐。
何须飞霞佩,自办凌风舸。
瀛洲渺溟渤,万里一掀簸。
缄诗寄天涯,秉烛对新火。
那知市门仙,斗禄事么麽。
空余肠九回,上疏何日果。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送志宏西上》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气魄宏大
前四句用"九州""五岳"这样的大意象,说普通人眼界狭窄(琐琐),而志宏像高山一样出众。这里用地理对比突出人物的不凡。
2. 文人相惜之情
"如公吾辈人"到"风雨卷蓬颗"这段,写诗人与志宏的友谊。他们一起写诗抒怀(挥毫赋垂天),像大鹏展翅般豪迈,即使遭遇风雨(暗喻困难)也不在意。
3. 壮志与离别
"相期八表游"到"秉烛对新火"这段最动人。先说两人曾约定遨游四方,现在志宏要辞官(解龟)远行。诗人月下醉酒目送,想到朋友要去帝都发展,既羡慕又感慨。最后说何必求仙(飞霞佩),志宏自己就能乘风破浪(凌风舸),哪怕万里波涛也不怕。
4. 现实反差与自嘲
结尾突然转折:诗人自己还困在俗世,为微薄俸禄(斗禄)忙碌,像市井小民。想上书建言却屡屡受挫(肠九回),与志宏的潇洒形成对比。
全诗亮点:
- 用高山、大鹏、巨浪等意象烘托豪情
- 月下送别的场景特别有画面感
- 最后自我调侃的反转,让壮志未酬的失落更真实
- 表面送别朋友,实则也吐露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声
这种诗好在既有"海内存知己"的洒脱,又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甘,豪放中藏着苦涩,很能引起现代人共鸣——就像看着好友追逐梦想,自己却被生活绊住脚步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