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室

倚岩三架屋,颢气接鸿濛。
浙左赋曾读,江南名偶同。
虚来自生白,起处亦标红。
今昨摄山况,无殊一瞬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山居的闲适画面,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美。

开头两句"倚岩三架屋,颢气接鸿濛"就像用镜头推远:山崖边三间小屋,被清晨的雾气笼罩,仿佛与天地相连。这里用"鸿濛"(混沌初开的元气)形容山雾,把普通山景写出了仙气。

中间四句藏着两个巧妙典故:"浙左赋"指南朝谢灵运的山水诗,"江南名"暗指栖霞山与江南另一处同名景点的巧合。诗人不说破这些典故,反而让画面更显空灵——白雾自然弥漫,朝阳染红山巅,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最后两句"今昨摄山况,无殊一瞬中"最有禅意: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山居里,昨天和今天没有区别,时间仿佛凝固。诗人用"一瞬"这个表示极短时间的词,反而写出了永恒感,就像我们看美景入迷时会忘记时间流逝。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山雾中的小屋、晨光的变化、超脱时间感的隐居体验。不需要华丽辞藻,淡淡几笔就让人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