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溪边听泉声的宁静体验,通过声音传递出自然的灵动和内心的悠然。
前两句"众籁溪边寂,泉声枕上通"用对比手法:四周万籁俱寂,唯独泉声清晰可闻,甚至仿佛直接传到枕边,说明诗人专注聆听的状态。"急来知带雨,远至想随风"把泉声写得活灵活现:急促的流水声让人联想到雨水汇入,悠远的声响又似随风飘来,展现出丰富的听觉想象。
五六句"宛转危桥下,清凄乱石中"具体描写泉水流经的景象:在摇摇欲坠的桥下曲折流淌,在杂乱石块中发出清冷的声响。最后"拂琴聊一曲,流水调堪同"是点睛之笔:诗人忍不住抚琴一曲,发现琴声与流水声竟如此和谐,人与自然通过音乐达成了默契。
全诗妙在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画面和心灵感悟,把普通的听泉体验写得有声有色。通过泉声的变化多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也流露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最后琴与流水的共鸣,更是表达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