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明德叶圣嘉蔡宗鲁魏文壁与余皆庚午年生交最善十年来相继物故归而哭之又随征雁上长安月照离筵惨不欢满眼穷愁悲骨肉空囊冰雪走饥寒炎凉作客肌肤惯天地无家去住难八口关心聊复尔松楸回首泪阑干既痛逝者且自念也

一官匏系逐风尘,十载归来问故人。
嵇阮莫酬青史愿⑴,轩岐不救白华身(圣嘉精医没后有母年七十馀)。
诗书世泽空文藻(宗鲁并尊翁雪成先生皆善诗字),鸿博徵名付莽榛(文壁应博学鸿词选未与试没)。
幸我同庚未同死,生刍犹奠一卮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写给已故好友们的深情悼念之作,用平实的语言道尽了人生无常的悲凉。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生死离别的痛苦
诗人与四位同庚好友(艾明德、叶圣嘉、蔡宗鲁、魏文壁)曾亲密无间,但十年间他们相继离世。诗中用"征雁上长安"比喻生命的流逝,用"月照离筵惨不欢"描绘葬礼的凄凉。最令人心酸的是"幸我同庚未同死"——活着的人反而成了最痛苦的那个。

2. 每个好友的遗憾
- 叶圣嘉医术高明却救不了自己("轩岐不救白华身"),死后留下七十多岁的老母亲
- 蔡宗鲁父子文采斐然("诗书世泽空文藻"),但才华随生命消逝
- 魏文壁本可参加科举博取功名("鸿博徵名付莽榛"),却未能应试就离世
这些具体事例让抽象的死亡变得真实可感。

3. 活着的人的困境
诗人自己虽然幸存,但生活同样艰难:"空囊冰雪走饥寒"写穷困,"天地无家去住难"写漂泊,"八口关心"写养家压力。最后用"松楸"(墓地上的树)和"泪阑干"的意象,把对逝者的思念与自身的困苦交织在一起。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人在坟前边倒酒边唠家常:"你们走了,我还在受苦,但今天这杯酒还是要敬你们。"这种质朴的叙述反而比刻意煽情更打动人心,让读者看到生命最真实的脆弱与坚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