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鼓次柯德初韵
簿书尘涴人,高士莫肯顾。
我穷敢言高,糊口随所遇。
一遭猿鹤嗔,讵能虫鱼注。
读礼尺不盈,披易体忘互。
案惟朱墨尘,吏执符移付。
催科本虽拙,勉强亦备数。
有时迅檄来,又办走长路。
名山谩在眼,俗驾不容驻。
兹游岂无意,发兴亦已屡。
心知江山奇,远目当与寓。
冠裳裹病躯,汲汲忘旦暮。
今日复何日,从君举幽步。
柳深尚藏乌,水浅可立鹭。
离离网举鱼,隐隐舟横渡。
登临得胜地,一览万景聚。
况远城市喧,无复尘埃污。
六籍烂星罗,百氏纷云布。
窗虚明照人,几净寒生雾。
仰止夫子堂,敬诵昌黎句。
文章何足言,道义有真趣。
由来重儒学,所贵通世务。
恨我拙且迂,浪奉先生屦。
明朝九衢尘,回道迹已故。
重来定何时,诗就发如素。
我穷敢言高,糊口随所遇。
一遭猿鹤嗔,讵能虫鱼注。
读礼尺不盈,披易体忘互。
案惟朱墨尘,吏执符移付。
催科本虽拙,勉强亦备数。
有时迅檄来,又办走长路。
名山谩在眼,俗驾不容驻。
兹游岂无意,发兴亦已屡。
心知江山奇,远目当与寓。
冠裳裹病躯,汲汲忘旦暮。
今日复何日,从君举幽步。
柳深尚藏乌,水浅可立鹭。
离离网举鱼,隐隐舟横渡。
登临得胜地,一览万景聚。
况远城市喧,无复尘埃污。
六籍烂星罗,百氏纷云布。
窗虚明照人,几净寒生雾。
仰止夫子堂,敬诵昌黎句。
文章何足言,道义有真趣。
由来重儒学,所贵通世务。
恨我拙且迂,浪奉先生屦。
明朝九衢尘,回道迹已故。
重来定何时,诗就发如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被公务缠身的小官员,如何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故事。全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天天埋头处理文件太憋屈了,连高雅人士都不愿搭理我这样的穷忙族。虽然工作笨手笨脚(催科本虽拙),但硬着头皮也得完成。偶尔收到紧急公文(迅檄),就得立刻赶路出差。
但转折点在"名山谩在眼"之后:诗人其实一直惦记着山水美景,这次终于抽空和朋友(柯德初)同游石鼓山。他们看见柳荫里藏着乌鸦,浅水中站着白鹭,渔网捞起活蹦乱跳的鱼,远处还有小船横渡,这些生动画面让他瞬间放松。站在山顶俯瞰,所有烦恼都被清新空气洗净了。
最后诗人感慨:读再多圣贤书(六籍星罗),都不如亲身感受自然来得实在。虽然自己又笨又死板(拙且迂),但这次游玩让他明白,真正重要的不是应付世俗事务,而是体会生活中的美好(道义有真趣)。结尾"诗就发如素"特别形象——写完这首诗,感觉头发都愁白了,说明这次出游就像灰色生活中的一缕阳光。
全诗妙在把上班族的憋屈(案惟朱墨尘)和山水之乐对比得特别鲜活,就像现代人吐槽加班后突然去郊游的畅快,能让每个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