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纸百番於姑夫主簿并以谢四诗之宠

怯见诗千首,悭持纸百番。
纸多诗剩到,费杀哑儿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害羞文人面对长辈赠诗时的可爱窘态。

前两句"怯见诗千首,悭持纸百番"像在说:看到您写给我的千首诗,我既害羞又小气——害羞是因为您写得太多太好,小气是因为我只回赠了百张纸。这里用"怯"和"悭"两个通俗的字眼,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晚辈受宠若惊的心理。

后两句更有趣,像在自言自语:给您这么多纸(百番),我的诗却少得可怜(剩到),这可让笨嘴拙舌的我更说不清谢意了。"费杀哑儿言"这个比喻特别生动,就像说"我这笨嘴像哑巴孩子似的,越急越说不出感谢的话"。

全诗妙在:
1. 用日常小事(回礼)展现文人间的温情
2. 自嘲的语气让严肃的赠诗答谢变得亲切
3. "哑儿言"的比喻让人会心一笑,仿佛看见一个抓耳挠腮的害羞书生

就像现代人收到长辈贵重礼物时,一边说"这太破费了",一边手忙脚乱找不出像样回礼的可爱模样,千年之前的文人原来也有这样接地气的烦恼。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