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闲适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淡忧愁。
前两句写景:夕阳半挂在古老的乌衣巷上空,春日的树木掩映着绿野堂(可能是诗人的居所)。这里用"乌衣巷"(历史上曾是贵族居住地)暗示繁华已逝,而"春树"与"绿野堂"则营造出宁静自然的氛围。
后两句抒情:住在山里的樵夫虽然不常出门,但也会为高岗上风雨将至的昏暗天色发愁。这里的"山樵"可能是诗人自比,表面写樵夫不出门的闲适,实则表达自己虽隐居却仍关心外界风云变幻的矛盾心理。
全诗妙在将春日的明媚(夕阳、春树)与暗藏的忧虑(风雨、暗高岗)交织在一起,用寻常景物传递出文人特有的敏感——既享受隐居生活的宁静,又忍不住为世事变化而忧心。就像我们现代人偶尔享受独处时光,却总忍不住刷手机关注外界动态一样,这种矛盾心理古今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