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 其三

炎晖焦林木,客子朝雨汗。侧见垂萝静,四岭云气断。

幽崖响淙潺,竹泉远分灌。行行度谷口,黯淡惊雷电。

马头风云兴,涧底蛟龙见。苍黄顾僮仆,中道已失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酷暑中艰难跋涉的惊险经历,充满动感与戏剧性。

前四句写酷热难耐:烈日把山林都烤焦了,赶路的行人清晨就被雨水般的汗水浸透。当人停下喘息时,突然注意到垂挂的藤萝静止不动,四周山岭的云雾也都消散了——这个细节反衬出天气异常闷热,仿佛大自然都在屏息。

中间四句转入山间奇遇:幽深崖壁传来潺潺水声,远处竹林中泉水飞溅。正当旅人沿着山谷前行时,天色骤变,雷电交加令人心惊。这里用"黯淡惊雷电"五个字,瞬间把画面从宁静切换到惊悚。

最后四句达到高潮:马头前方的乌云翻滚,深涧里仿佛真有蛟龙现身(可能是闪电照亮的急流)。慌乱中回头找仆人,发现队伍早已被风雨冲散。"苍黄"二字既写天色昏黄,也暗示旅人手忙脚乱的窘态。

全诗像部微型冒险电影:开篇是烈日下的煎熬,突然转入暴风雨中的慌乱,最后定格在失散的惊惶瞬间。诗人用"马头风云""涧底蛟龙"这种夸张比喻,让自然景象充满神话色彩,把普通旅途变成了惊心动魄的奇幻旅程。最妙的是结尾突然收住,留给读者无限想象:他们后来怎么样了?这种戛然而止的手法,比直接写结局更让人回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