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晴日烘春,光风转昼,铜瓶残萼犹妍。
未了幽怀,暗中又换流年。
凭谁乞与江郎笔,写清酬三百吴笺。
祇难禁,听雨楼阴,数箭灯边。
天涯芳草知何意,甚牵情千里,依旧芊绵。
漂荡韶光,等闲便到榆钱。
人归漫比春归易,谢啼鹃苦劝归鞭。
最伤心,旅病而今,密约从前。
未了幽怀,暗中又换流年。
凭谁乞与江郎笔,写清酬三百吴笺。
祇难禁,听雨楼阴,数箭灯边。
天涯芳草知何意,甚牵情千里,依旧芊绵。
漂荡韶光,等闲便到榆钱。
人归漫比春归易,谢啼鹃苦劝归鞭。
最伤心,旅病而今,密约从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里一个旅人的愁绪,像用细腻的笔触画了一幅"春日思乡图"。
上片从春景入手:阳光把春天晒得暖融融的,微风中白昼渐长,铜瓶里将谢的花还倔强地开着。这些本该让人愉悦的春色,却让作者想到时光偷偷溜走,自己却一事无成。他渴望有支神笔,能把满腹心事写在三百张信笺上寄出去。最煎熬的是夜晚——在灯下听着雨声数更漏,孤独感扑面而来。
下片转向抒情:看到远方茂盛的春草,就像看到蔓延的思念。春光流逝得快,转眼连榆钱(春天尾声的象征)都长出来了。表面说"春天回去容易人回去难",实际在自嘲:杜鹃鸟整天叫着"不如归去",可自己哪有说回就回的自由?最后两句最扎心——现在拖着病体漂泊在外,当初的约定已成空谈,这种对比让人心碎。
全词妙在把春天写得越明媚,就越反衬出旅人的凄凉。用榆钱、杜鹃这些春天特有的意象,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和思乡之情变得具体可感。最后"密约从前"与"旅病而今"的强烈对比,像突然揭开的伤疤,让整首词的忧伤达到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