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邵叔宀先生遗札

死别生离各泫然,吞声恻恻已经年。
帆开南浦春刚去,舟到西泠月正圆⑴。
当日祖筵如梦里,即今展翰又天边。
伤心一树梅花发,更有谁移植墓田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直接表达了生死相隔的痛苦——活着的人与逝去的友人分离,已经默默悲伤了整整一年。"吞声恻恻"这个描写特别打动人,把那种强忍哭声、内心绞痛的感觉都写出来了。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物是人非的哀伤。用"春刚去"和"月正圆"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象,反衬出友人离世的遗憾。当年送别的场景仿佛还在梦中,如今展开友人的书信,却已天人永隔。这种时空交错的手法,让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最后两句最为催泪。诗人看到梅花开放,却再也无人能将这象征高洁的梅花移植到友人墓前。这个细节描写既点明了季节(初春),又暗喻友人品性如梅,更表达了诗人想为逝者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的悲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跟读者诉说心里话,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最深沉的感情。特别是选取"遗札"(留下的书信)这个具体物件作为情感载体,让抽象的思念变得真实可感,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