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台明岩

自古悬崖深蔽日,此心圆镜本无尘。
会知明暗非关石,便是岩中得道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悬崖和镜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心灵境界的深刻思考。

首先,“自古悬崖深蔽日”描绘了一个陡峭的悬崖,遮蔽了阳光,象征着外界的困难和阻碍。这可以理解为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接着,“此心圆镜本无尘”则用圆镜来比喻心灵。镜子本身是纯净的,没有尘埃,意味着人的内心本来也是纯净无瑕的。这里强调的是心灵的纯净和光明,不受外界的干扰。

然后,“会知明暗非关石”指出,真正的明暗(即心灵的明亮或阴暗)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石头(即悬崖)。也就是说,心灵的境界并不是由外在的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自己内心的状态所决定。

最后,“便是岩中得道人”总结道,能够在悬崖中找到光明的人,就是真正得道的人。这里的“得道人”指的是那些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纯净和明亮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悬崖和镜子的比喻,告诉我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只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明亮,就能在任何困境中找到光明,成为真正的“得道人”。这是一种对于心灵境界的深刻洞察和启示,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纯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