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衣化士

化人生里家常钵,细大投之总不遗。
今我助缘维一偈,且烦持以供天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修行者(化士)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语言简单却充满禅意。

前两句说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化缘用的钵就是他的"家常饭碗",无论别人给的食物是大是小,他都欣然接受,从不挑剔。这里用"家常钵"这个接地气的比喻,把出家人化缘的钵盂比作普通人吃饭的碗,说明修行本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细大投之总不遗"既写实又双关,既说化缘时不挑食物大小,也暗指修行者包容万物的心胸。

后两句转到诗人自己:我今天就用这首偈子(佛教短诗)来支持你修行,麻烦你带着它去供养天衣寺。这里"维一偈"三个字很妙,表面说"只有一首短诗",实际暗含"一首偈子就足够"的深意,体现佛家"少即是多"的智慧。最后把诗比作供养寺庙的礼物,把文学创作和宗教修行自然融合。

全诗就像朋友间随意的对话,用吃饭、送礼这些生活小事来讲修行道理。没有说教,却让人感受到:真正的修行不在远方,就在日常的一粥一饭中;布施不在贵重,真诚的心意最珍贵。这种将深奥佛理融入日常的写法,正是宋代禅诗的典型魅力。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