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泉
先故居此山,两翁各婵嫣。
少翁复北徙,宅废馀此泉。
翁死且求饮,他水辄弃捐。
试以真水往,一杯同蜕蝉。
两翁不可见,久矣为飞仙。
泽馀有尽世,泉流无竭年。
耜岩少翁后,往岁勘丹铅。
倚徙感陈迹,瘦蛟落长笺。
迩来绝妙语,此意谁能传。
岂知援溺手,铁石新磨镌。
嗟予世味薄,饮水抛荤膻。
时时汲脩绠,洗眼看残编。
少翁复北徙,宅废馀此泉。
翁死且求饮,他水辄弃捐。
试以真水往,一杯同蜕蝉。
两翁不可见,久矣为飞仙。
泽馀有尽世,泉流无竭年。
耜岩少翁后,往岁勘丹铅。
倚徙感陈迹,瘦蛟落长笺。
迩来绝妙语,此意谁能传。
岂知援溺手,铁石新磨镌。
嗟予世味薄,饮水抛荤膻。
时时汲脩绠,洗眼看残编。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山泉和两位老人的故事,语言朴素但意蕴深厚。
故事脉络:
1. 老宅与山泉:从前有两位老人住在山里,他们都很长寿("婵嫣")。后来年轻些的老人搬走了,旧宅荒废,只留下这口山泉。
2. 神奇的泉水:诗中用夸张手法说,老人死后变成鬼魂也只肯喝这口泉的水,其他水碰都不碰。如果用普通水冒充,泉水就会像蝉蜕皮一样立刻现出原形。
3. 时光变迁:两位老人早已成仙飞走,但山泉依然流淌。多年后,一个叫"耜岩"的人来考察("勘丹铅"指校勘书籍),看到泉水想起往事,在石壁上题诗留念。
4. 诗人的感悟:最后六句是作者自述——他厌倦世俗荤腥,偏爱饮泉水、读古书,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深层寓意:
- 永恒与短暂:用"泽馀有尽世,泉流无竭年"对比人世短暂和自然永恒
- 精神传承:通过泉水将两代隐士(老人与作者)联系起来
- 生活态度:推崇清淡自守的生活方式("饮水抛荤膻")
艺术特色:
1. 虚实结合:把普通山泉写得有灵性(鬼魂饮水、泉水辨伪)
2. 双线结构:明写泉水故事,暗含自己的人生选择
3. 炼字精准:如"瘦蛟"形容笔迹遒劲,"蜕蝉"比喻神奇变化
全诗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通过一口山泉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跨越时间的宁静——老人不在了,泉水还在流;故事远去了,诗篇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