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送别友人吴公路前往南京(留都)时所作,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前程,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金貂清切近三台,招骏应烦楚甸来”用“金貂”(高官服饰)和“三台”(象征朝廷高位)形容友人地位显赫,而“招骏”(招揽贤才)则暗示友人因才华出众被朝廷重用,从楚地(湖北一带)召至南京。这两句既夸赞了友人的仕途前景,又点明了离别的背景。
颔联“汤沐山川王气在,烟花楼阁大江开”描绘南京的壮丽景色。“汤沐”指帝王沐浴之地,暗指南京曾是都城;“王气”象征帝王气象,说明南京底蕴深厚;“烟花楼阁”写城市繁华,“大江开”则展现长江的磅礴气势。这两句通过景物烘托南京的重要性,也隐含对友人未来建功立业的期待。
颈联“旌旗实重谈兵地,林壑偏宜作赋才”转向对友人才能的赞美。“旌旗谈兵”说友人精通军事,“林壑作赋”则夸其文采斐然,文武双全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谈兵地”也暗指南京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与友人职责相关。
尾联“谏猎有书明主识,柏梁归日肯迟回”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鼓励。“谏猎”借汉代司马相如劝谏汉武帝打猎的典故,比喻友人敢于直言;“柏梁”指柏梁台,象征朝廷。这两句意思是:你的忠言会被明主赏识,等到功成名就时,希望你别犹豫,早日归来。既有对友人仕途的信心,也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
全诗层次分明:先写离别缘由,再渲染南京气象,接着赞美友人才干,最后以劝勉收尾。语言上善用典故但不过分晦涩,比如“金貂”“柏梁”等词既典雅又易懂;情感上既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又隐含淡淡离愁,读来真挚动人。通过虚实结合(如“王气”是虚写,“大江”是实景),让送别诗兼具豪迈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