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跋山涉水的艰辛旅程,同时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前两句写旅人骑着马渡过溪流山岩,虽然路途艰难但心甘情愿。"悠悠"二字既形容路途漫长,也暗示心情的沉重。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泉水何时能流回北方(暗指自己何时能回家)?今晚的风烟却已飘过江南。太阳缓缓沉入青色山峦,天空的倒影浸在碧绿潭水中。这些景象既美丽又带着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用猿鸟的啼叫反衬人的愁苦:山林间的猿猴飞鸟不懂漂泊者的心事,还在松树楠木间欢快地鸣叫。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突出了旅人孤独的心境。
全诗通过旅途见闻,把自然美景与思乡之情巧妙结合,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又含蓄深沉,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水之美,又能体会到游子之愁。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