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自寿二首 其一

萧然天地一闲身,落落羊肠六十春。
课子有书延世泽,点金无术疗长贫。
园荒尚喜松筠在,屋古长耽风雨辰。
事未息肩惊老大,箕裘还望后来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六十岁老人的自述,字里行间透着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对后辈的期许。

前两句"萧然天地一闲身,落落羊肠六十春"像一幅自画像:老人形容自己像天地间一个清闲的身影,走过了六十个春秋的曲折人生路("羊肠"比喻人生道路的崎岖)。这里没有抱怨,反而有种超然物外的从容。

中间四句道出生活实况:虽然靠教书育人延续家族传统("课子有书延世泽"),却没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改变清贫;虽然住着老旧的房子,但欣慰的是院子里还有青松翠竹挺立。这些对比描写展现了老人安贫乐道的精神——物质虽匮乏,但精神世界很富足。

最后两句"事未息肩惊老大,箕裘还望后来人"最动人。老人感叹肩上责任还未卸下(可能指未完成的事业或对家庭的担当),突然惊觉自己已老;"箕裘"是打铁用的工具,这里比喻手艺传承,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继承家业的殷切期盼。

全诗就像一位智慧长者坐在老屋门前,平静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经历过贫穷却不失风骨,面对衰老仍心怀希望。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通透,以及对生命传承的朴素信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