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德诗九章
元季政昏乱,帝用厌夷狄。
眷求令德宗,视乃善庆积。
沛然启其祥,疆宇俾开辟。
恭惟我仁祖,躬备大圣德。
天性禀纯粹,温恭而允塞。
笃志在仁义,兼亦贵稼穑。
宝玉之所藏,山川被光泽。
维时属遘屯,畎亩之自适。
进退与道俱,玉德怀贞白。
皇天鉴昭晰,宝命所繇锡。
笃生太祖圣,配天立人极。
海内如鼎沸,土壤分割折。
苍生靡怙恃,俯伏毙毒螫。
仗剑起濠梁,奉天拯焚溺。
再驾定东南,一举下西北。
旷哉六合内,腥秽悉荡涤。
三光复宣朗,五典重修饬。
远齐尧舜功,近过汤武绩。
遂令普天下,休养乐生息。
太宗削奸回,维统奠宗祐。
圣文既炳焕,神武尤赫奕。
贤才尽登用,秉德各修职。
庶邦承覆载,贡献来九译。
昭考抚盈成,至仁弘隐恻。
民安视如伤,恭己临万国。
继志与述事,夙夜怀兢惕。
皇风益清穆,皇道弥正直。
正本所自隆,仁祖实启迪。
祥源深且广,天派肆洋溢。
圣神绍传序,茂衍万世历。
造商本玄王,兴周美后稷。
兹予嗣鸿业,时几谨申饬。
四圣赫在天,悠久贻法式。
保佑赖深眷,负荷愧余力。
稽首陈咏歌,庶用示无?攵。
现代解析
这首《祖德诗九章》是一首歌颂明朝开国历史的赞诗,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如下:
1.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回顾明朝建立的过程,歌颂朱元璋(太祖)、朱棣(太宗)等皇帝的功绩,强调"仁德治国"的理念。诗中把明朝的建立比作古代尧舜、商周的开国盛世,表达了对祖先德行的敬仰和对明朝国运长久的祝愿。
2. 内容结构
- 开篇(1-4句):说元朝末年政治腐败,上天选择有德之人(暗指朱元璋)来拯救天下。
- 中间主体:
- 先赞美朱元璋父亲(仁祖)的品德(5-16句),说他善良勤劳,为朱元璋的崛起埋下伏笔。
- 接着重点写朱元璋(17-32句):从农民起义到统一全国,驱逐元朝暴政,恢复社会秩序,功绩堪比古代圣王。
- 然后写朱棣等后代皇帝(33-44句)延续基业,任用贤才,使国家强盛,四方来朝。
- 结尾(45句后):现任皇帝表示要继承祖先传统,谦虚地希望祖先继续保佑明朝。
3. 表现手法
- 比喻生动:把乱世比作"鼎沸"(开水翻滚)、"毒螫"(毒虫叮咬),把朱元璋起义比作"拯焚溺"(救火救人)。
- 对比强烈:元朝的"昏乱"与明朝的"清穆"形成鲜明对比。
- 用典自然:借用尧舜、商周的故事来抬高明朝地位,但不说教,而是融入叙事中。
4. 现实意义
虽然是一首皇家颂诗,但核心思想至今仍有价值:
- 强调领导人的品德比权力更重要
- 治国要以民为本("民安视如伤"意为关心百姓痛苦)
- 提醒继任者要珍惜前人基业("夙夜怀兢惕"意为日夜谨慎)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乱世出英雄,仁德得天下"的故事,虽然是为明朝皇室而作,但其中关于创业艰难、守成不易的思考,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发。诗中描绘的从混乱到治世的过程,也容易让人联想到任何时代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