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舍郎观潮分韵得还字一字江字三首一字江字为坐客作 其二

烈风惊洪涛,浩荡吹海立。迅雷忽翻空,掩耳嗟不及。

汉兵百万骑,已夺秦关入。击石惊倒流,势若三峡急。

沧波忽喧豗,众目俱骇慄。人言海潮来,昔为子胥屈。

谁当语冯夷,四海今已一。王春会涂山,白玉执万笏。

江河及乔岳,祠祀已咸秩。海神会当知,万岁拱帝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潮景象,并借古喻今,歌颂了国家统一的盛世气象。

开篇就用"烈风""洪涛""迅雷"等强烈意象,把海潮来袭时的震撼场面写得如在眼前:狂风掀起巨浪,雷声突然炸响快得让人捂耳朵都来不及。接着用"汉兵夺秦关""三峡急流"作比喻,把潮水比作千军万马冲锋,又像三峡激流般汹涌澎湃。

中间部分由景生情:人们说这潮水是伍子胥的怨气所化(传说吴国大臣伍子胥死后化为潮神)。但诗人反问:如今四海统一,海神冯夷也该知道这个好消息吧?这里用"万岁拱帝室"点明主旨——潮水再汹涌,也要向统一的王朝臣服。

最后用祭祀山川的典故,暗示国家统一后,连自然神灵都接受了朝廷的祭祀管理。全诗把自然奇观与政治寓意完美结合,既展现了潮水的壮美,又歌颂了太平盛世,气势磅礴又富有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