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杭州六和塔时看到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怀古之情。
前两句写景:第一句用"撑空塔"形容六和塔高耸入云的姿态,一个"撑"字让静止的塔有了动感。第二句写远山像翠绿的积木般层层叠叠,用"翠作堆"这个比喻把山色写得鲜活可爱。
后两句抒情:诗人酒后在塔上凭栏远眺,对着落日大声呼喊,这个画面充满豪情。最后笔锋一转,由眼前的水云联想到东汉隐士严子陵的钓台,把实景和典故自然融合。这里的巧妙在于:落日余晖、钱塘江水、缭绕云雾共同构成朦胧意境,而子陵台就隐在这片朦胧中,让现实的壮美景色多了历史深度。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撑""呼"这样充满力度的动词,又有"翠作堆""水云深处"这样柔美的描写,刚柔并济。诗人通过登高所见,把空间(从江面到远山)、时间(从当下到古代)、情感(从豪放到怀古)都自然地串联起来,展现出开阔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