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个性特点。
首句“朝赐黄封夕奏诗”是说,这位文人在早晨受到朝廷的赏赐,晚上则吟咏诗歌。黄封指的是朝廷的封赏,奏诗则是自己创作的诗篇。这一句展现了他在朝廷中颇受重用,同时也热爱文艺创作。
第二句“玉堂人物数同时”中的“玉堂”指的是高贵的地方,这里指朝廷或文坛。这句是说,在朝廷或文坛中,像他这样的人物并不多见,暗示他的地位和才华都是出类拔萃的。
第三句“如何袖染天香后”中的“袖染天香”形象地描绘了他身上沾染了高雅的气息,可能是因为他经常接触宫廷或高雅的场所。然而,接下来的“偏爱科头曳履姿”则揭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科头指的是不戴帽子,曳履则是拖着鞋子,这种姿态显得随意而不拘小节。这里表明,尽管他身处高位,却更喜欢自由自在、不拘礼节的姿态。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他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和他不羁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一个既受尊重又保持个性的文人形象。他能够在严肃的朝堂中游刃有余,同时又能在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平衡和自由正是他魅力所在。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