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嵇仲侍郎
燕公提大笔,万象入陶冶。
公今真似之,信是渥洼马。
当年动天眷,愕睨肉食者。
珥貂汉廷臣,往往富平下。
朅来楚江城,百事聊复且。
传闻九门开,裳佩翼如也。
岩廊正需公,料理及闲暇。
不然坐玉堂,堵立看挥洒。
胡为尚居东,一麾凡屡假。
忆昔从公游,端门正槐夏。
午骑联轻肥,晨班从鱼雅。
频年江淮卧,只影未为寡。
谁云若遗□,殆甚履中苴。
相逢屡解榻,得句即邀社。
重追一笑欢,百忧罢牵惹。
况陪赋文机,不数分金贾。
青蒿倚长松,怀抱肯舒写。
残枝到春归,风灯不留灺。
世人重虚名,自视轻拱把。
独醒竟何事,空负月中斝。
及兹春尚馀,得酒勿复舍。
公今真似之,信是渥洼马。
当年动天眷,愕睨肉食者。
珥貂汉廷臣,往往富平下。
朅来楚江城,百事聊复且。
传闻九门开,裳佩翼如也。
岩廊正需公,料理及闲暇。
不然坐玉堂,堵立看挥洒。
胡为尚居东,一麾凡屡假。
忆昔从公游,端门正槐夏。
午骑联轻肥,晨班从鱼雅。
频年江淮卧,只影未为寡。
谁云若遗□,殆甚履中苴。
相逢屡解榻,得句即邀社。
重追一笑欢,百忧罢牵惹。
况陪赋文机,不数分金贾。
青蒿倚长松,怀抱肯舒写。
残枝到春归,风灯不留灺。
世人重虚名,自视轻拱把。
独醒竟何事,空负月中斝。
及兹春尚馀,得酒勿复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张嵇仲侍郎的赠答之作,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先赞美朋友的才华("燕公提大笔"到"堵立看挥洒"),说他像古代名臣一样文采斐然,本应在朝堂大展身手,却像千里马被闲置。这里用"渥洼马"比喻人才被埋没。
2. 中间回忆两人交往的温馨片段("忆昔从公游"到"怀抱肯舒写"),描写他们曾经一起值班、出游、饮酒作诗的快乐时光。用"午骑联轻肥"写一起骑马,"晨班从鱼雅"写一同上朝,都是很生活化的画面。
3. 最后抒发人生感慨("残枝到春归"到结尾),以春天将尽、风灯易灭为喻,说世人追逐虚名却不懂珍惜当下。特别是"独醒竟何事"这句,道出了清醒之人反而更觉孤独的无奈。
诗中运用了多处生动的比喻:
- 把朋友比作"青蒿倚长松",显示对他的仰慕
- 用"履中苴"(鞋里的垫子)形容自己的微不足道
- "风灯不留灺"比喻时光易逝
最打动人的是朋友间那种无需多言的默契,以及共同经历过平凡点滴后沉淀的真情。作者在赞赏朋友才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但最终都化作杯酒言欢的豁达。这种既有赞美又有牢骚,既感慨命运又珍惜友情的情感交织,正是这首诗最真实动人的地方。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