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门
臣奢无辜为君戮,臣胥敢怒不敢哭。
朝辞楚疆暮吴国,还兵入郢亦太酷。
愤愤心,还未足。
楚何怨,吴何恩。
豫让死,王裒存。
是邪非,不必论。
一片鸱夷皮,裹骨难裹魂,北风莫遣向越奔。
向越奔,无不可,只恐仇吴似仇楚。
朝辞楚疆暮吴国,还兵入郢亦太酷。
愤愤心,还未足。
楚何怨,吴何恩。
豫让死,王裒存。
是邪非,不必论。
一片鸱夷皮,裹骨难裹魂,北风莫遣向越奔。
向越奔,无不可,只恐仇吴似仇楚。
现代解析
这首《胥门》讲的是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残酷。
前六句是伍子胥的控诉:父亲伍奢被楚平王冤杀,他强忍怒火逃亡吴国,最终带兵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复仇。这里用"还兵入郢亦太酷"暗示复仇手段过于激烈,连诗人也觉得过分。
中间六句是诗人的思考:伍子胥对楚国是恨,对吴国是恩,但恩怨真的能分得清吗?就像刺客豫让为主报仇而死,孝子王裒为父守丧而活,是非对错很难简单判断。
最后七句用"鸱夷皮"(装尸体的皮袋)这个意象点明:肉体可以消亡,但灵魂的仇恨不会消失。诗人担心伍子胥的怨魂会像恨楚国那样转而仇恨吴国,暗示后来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的结局。
全诗用简单有力的短句,像讲故事一样层层推进。最精彩的是把历史人物放在道德天平上拷问:当正义的复仇变成过度的暴力,当恩人变成新的仇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对复仇循环的深刻反思,在今天依然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