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外

石街廿里凤城西,雨后郊原绿欲齐。
晨露瀼瀼畅好润,夏云霭霭易为低。
幸逢有是沾恩霈,那忘前兹待泽稽。
返法宫缘致斋戒,观农为慰更钦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直门外面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悟,充满了自然美和人文关怀。下面逐句分析:

1. 石街廿里凤城西,雨后郊原绿欲齐。
- 这两句描述了西直门外的景象。石板路绵延二十里,沿着京城的西边延伸。雨后,广阔的郊外田野一片绿意盎然,就像是整齐的一片绿色。

2. 晨露瀼瀼畅好润,夏云霭霭易为低。
- 上午的露珠非常多,空气湿润而舒服。夏天的云层显得很低,给人一种亲近感,仿佛触手可及。

3. 幸逢有是沾恩霈,那忘前兹待泽稽。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之情。有幸在这湿润的时节遇到雨水的滋润,怎能忘记之前长时间干旱的等待。这里用雨水比喻恩泽,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4. 返法宫缘致斋戒,观农为慰更钦兮。
- 回到寺庙主要是为了斋戒(一种宗教仪式),但看到农民的劳作,感到更加敬畏。这里“返法宫”指的是返回寺庙,作者可能是出于宗教原因而斋戒,但更关注的是农民的辛勤劳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诗人将自然界的雨露滋润与人间的恩泽结合起来,传达出一种敬畏自然、珍视生活的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