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模仿了晚唐时期的风格,通过夏日晒书这一日常场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传承的敬仰之情。以下是逐句分析:
1. 南窗辟蠹爇芳芸,锦轴牙签卷细分。
- 诗人坐在南窗下,驱赶虫蛀的书,点燃了驱虫的香草。这里提到的“锦轴牙签”是指珍贵的书籍,用丝绸包裹,用牙签分隔装订。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文物保护的情景。
2. 自有青箱传旧业,不须金匮发遗文。
- 诗人强调家传的书籍(青箱)承载了家族的传统和事业,不需要打开金匮(珍贵的收藏箱)来寻找遗失的文字。这里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3. 藏书柱下云长护,散帙松间日未曛。
- 书籍静静地放在书架的柱子下面,有云彩的保护;而在松树的缝隙中,阳光还未落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阅读氛围,同时也暗含了书籍的长久保存和惬意的阅读时光。
4. 少作雕虫应已悔,令人深愧郝参军。
- 诗人回忆年轻时虽然勤于雕虫小技(指小文采),但现在已经感到后悔。最后一句提到郝参军,郝参军在古代是一个以著述闻名的人物,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未能达到郝参军高度的愧疚之情。
综合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晒书的描述,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有对自我不足的反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